遥感图像数字化的过程(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本过程)

万能朋友说 2023-08-09 16:13:46 74322 作者:双枪
遥感图像数字化的过程(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本过程)

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本过程

遥感图像数字化是传统遥感技术的基础,是将人眼不可见的遥感图像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也是图像处理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将遥感图像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同时也可以利用数字化处理技术深度挖掘遥感图像所蕴含的信息。本篇文章将会从三个方面来介绍遥感图像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图像获取与处理

在遥感图像数字化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可见光与微波等电磁波,结合GPS等定位装置,获取到遥感图像数据。获取方式包括航空、卫星、地面观测等。由于不同的成像方式会带来数据特点上的不同,为了更好地进行数字化处理,需要对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修正、整合与裁剪。此外,也可以在获取到的原始数据中引入外部参考数据,以提高图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

图像增强与特征提取

在获取到图像数据并进行处理之后,接下来需要对数据进行增强和特征提取。在遥感图像中,噪声抑制和空间滤波是比较重要的增强手段,可以清除图像中的噪声信息和保留目标特征。在特征提取方面,基于人工设计或基于机器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目标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的分布规律。可以通过这些特征,定量分析土壤、植被等地中陆地信息、海浪、海流等海洋信息,同时也有助于战术侦查、军事智能、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图像压缩与存储

在图像增强和特征提取分析完成之后,遥感图像需要被存储和传输。由于遥感图像数据的庞大,为了减少存储空间和传输时间,图像压缩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压缩方法主要有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两种方式,前者适用于图像信息不允许有任何运算误差的场景,而后者更适用于需要大量压缩图像信息并且能够承受一定误差的场景。在存储方式方面,除了传统的硬盘长期存储或光盘等传统存储方式,基于云计算的云存储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遥感图像信息的存储与处理。

总的来说,遥感图像数字化的过程在计算机图形学和模式识别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像获取、预处理、增强和特征提取、压缩和存储是数字化处理的基本过程,而采用不同的处理算法,在每个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应用环境。在这个领域的探索中,不断挖掘图像潜藏的特性和信息,正确分析和把握数据精髓,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好地发挥遥感技术在军事、环境、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