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长江诗句中带有地名的诗(长江之畔)

万能朋友说 2023-06-07 12:10:50 90710 作者:双枪
描写长江诗句中带有地名的诗(长江之畔) 长江之畔

古人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长江之畔,皆是历史的沉淀,既有明月如钩、万里无云之美景,也有战火纷飞、血腥流淌的凄惨场景。而这些地方,在古今诗词中被少数诗人用笔铺陈,况余来此探访,不禁心潮澎湃,为之慷慨激昂。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白居易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了他从白天山离开的离愁别绪。在长江边,长白山行至边陲后,便有了“万重山”的称号,这也是许多离愁别绪的象征。白居易的心境,在每一个离别的人身上都有过,而长江之水,更是留下了足以泛起艇舟的深情。诗句间的“猿声”和“轻舟”互相衬托,更衬托了思乡的回音。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这深情而又寂寥的句子出自唐代名家杜甫之手。杜甫即使身处逆境,也依然能够用笔触及每一个美好的景色,这也是他散文风格的独到之处。这首《春夜喜雨》诗中,杜甫凭着对周围景色的感悟,独自慨叹:“凉州词客惊秋舞,浑欲不归。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长江之畔的美景,也成为了杜甫诗歌世界中最珍贵的作品之一。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白居易与李清照,一个唐朝、一个宋朝,他们的诗词中都是惜别离、怀旧之情。白居易诗意纯美,李清照则是富有委婉妩媚,两人身处不同的时代,却都曾看到长江之水,看到江南采莲的美景,因此将这片江畔之地,汇入自己的诗歌之中。

长江之畔,历尽沧桑变迁,留下的文化和自然的风貌,摄人心魄。每一次的登临和走过,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那一份感动,再抒发出深深的情感,也便融入了自然之美的凝聚。因此,这里也成为了那些文人画家的策源地,思想的源泉。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前来,感受长江之水的深情,感受那一份壮美的意境。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