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邯郸大学:一所逐渐崛起的本科高等教育学府
河北邯郸大学被誉为是河北省唯一的一所具有煤炭特色的大学,始建于1958年,初名为邯郸矿业学院,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多次的命名和合并中,目前已成为一所涵盖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多层次教育的综合性大学。那么,这所大学目前的实力如何?下面从校史、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与学科声誉等5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校史沿革
河北邯郸大学的校史可以追溯至1958年,当时邯郸矿业学院创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个煤炭专业高等教育学府。1970年,学校改名为邯郸工学院;199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大学,更名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学校又更名为邯郸学院;2012年,学校取得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升格为本科高等教育学府,改为现名——河北邯郸大学。目前,学校下设14个学院,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等6个学科门类,学科专业涉及57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及相应的学科硕士专业。
二、专业设置
邯郸大学在专业设置上非常注重煤炭特色,以此建设自身的特色学科和人才队伍。目前,学校拥有“一流学科建设顶层设计”专业-矿业工程,该专业入选了“河北省一流学科建设工程”,并被列为教育部与河北省共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除了矿业工程专业外,学校还拥有一些其他领域的专业,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临床医学等热门专业。此外,学校的物联网工程、机器人工程、皮革工程等专业也各自有着不俗的学科实力。
三、师资力量
学校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并对教职工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全职教师1304名,其中教授170人、副教授45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家和学者近200人,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人才高层次人才120余名。其中,著名歌唱家范洁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员徐伯希教授、千人计划特聘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双聘院士等教授均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四、科研水平与学科声誉
河北邯郸大学作为一所新兴的本科高等教育学府,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上也深耕于自身特色领域。据最新“我国高等学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邯郸大学排名位列252-328名。在学校“十二五”科学研究计划中,有5项科研项目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新材料专项项目”。近三年,学校共申请了国家、省、市不同级别科研项目近400项,其中顺利过审的有20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0余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300余篇。
五、校园环境和学生生活
邯郸大学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南,占地面积1809亩,校园林木翠绿,环境优美。学校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学生的生活和教育,不断提供新的校园文化和活动。如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每年都会组织开展龙舟竞渡、农家乐采摘等活动,同时举办“湛泸文化节”、“跨界文化季”等多个学校传统文化活动,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强化学校文化建设。
综上所述,河北邯郸大学是一所正在逐渐崛起的本科高等教育学府,学校以强劲的专业设置、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师资队伍、良好的科研水平、稳步上升的学科声誉和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相信,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学校会继续保持和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和发展实力,为更多学子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